2025年3月12日,据Defense Express网站报道,土耳其公司Aselsan展示了其GÖKBERK反无人机定向能武器的新测试阶段。在最新版本中,该武器与İHTAR电子战系统相结合。在测试过程中,这款战斗激光武器被证明对各种类型的无人机均有效,包括商用四旋翼无人机、翼式侦察无人机和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
最后一类无人机实际上是最难击败的,因为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通常是由一种不同且更坚固的塑料制成的;其组件和电子板排列得相对稀疏,这使得它们更耐损。此前,瑞典轻武器制造商Norma在实际研究中利用了这一特性,开发了一种特殊的反无人机弹药。
再回到Gökberk的话题上,此次针对GÖKBERK反无人机定向能武器的测试还揭示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即使是激光产生的短暂热效应,也会导致无人机摄像头镜头在短时间内起雾。这使得自杀式无人机能在被激光武器短时间照射后迅速失去作战能力,因为无论是操作者还是机器视觉算法都无法看到攻击目标,从而有效地使其失效。
值得注意的是,Aselsan开发的是一种相对低功率的激光武器系统。在2023年伊斯坦布尔国际国防展(IDEF)上首次展示Gökberk的第一代产品时,其输出功率仅为5千瓦。其他开发者则使用了功率更大的替代方案,例如,美国安装在“斯特瑞克”装甲车底盘上的DE M-SHORAD系统就使用了一台50千瓦的激光。
图:DE M-SHORAD系统
一方面,功率越低,烧毁目标所需的时间就越长,保持激光束对准一点的准确性就变得越重要。但另一方面,功率低意味着耗电量小,对冷却的担忧也更少。视频显示,Gökberk能在1200至1500米的距离内解除空中威胁,值得注意的是,它是通过长时间照射目标来将其烧毁的。然而,最有趣的细节隐藏在系统战斗平视显示器(HUD)界面的画面中。它显示了光纤激光器的温度,其缩写为YGL(Yüksek Güçlü Lazer,意为“高功率激光”),在最大功率运行时,其温度仅为40度。
此外,通过将战斗激光与自身的电子战系统相结合,Aselsan不仅为系统增加了一层额外的保护,还同时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即目标探测。İHTAR系统配备了一部工作在Ku波段(10.7-12.75GHz)的雷达,该雷达每分钟可以旋转30圈,以提供周围环境的全方位视图。
通过此次测试升级,Aselsan展示了GÖKBERK反无人机定向能系统在作战效能方面的长足进步,其激光单元已经经历了显著的改进,并且激光的目标交战距离已经翻倍,为低功率激光武器打击无人机的有效性做出了证明。